手机屏幕亮起小泡芙 kiko 的新动态时,我正蹲在图书馆背单词,屏幕里的姑娘抱着毛绒熊蜷在飘窗上,发梢沾着阳光的金粉,歪头冲镜头比了个 “耶”。我手一抖,单词本 “啪” 地砸在脚背上 —— 完了,这个春天的心动,又被小泡芙承包了。
小泡芙 kiko 的脸,是会让人想把全世界的软糖都捧给她的 “治愈系甜妹”。她的眼睛圆得像两颗刚剥壳的荔枝,眼尾微微下垂,笑起来时睫毛扑簌簌地颤,卧蚕鼓成小馒头,连眼底都漾着蜜。鼻梁是软乎乎的翘鼻,鼻尖总带着点若有若无的粉,像被草莓味的风吻过;嘴唇是水蜜桃般的粉,不涂唇釉时也像刚咬了口甜筒,唇珠微微凸起,像沾着的糖霜。最妙的是她的皮肤,白里透粉的 “牛奶肌”,镜头拉近能看到细绒毛在阳光下泛着光,粉丝总说:“小泡芙的脸,是手机相册里的‘快乐开关’,点开就想跟着笑。”
她的身材也是 “甜妹教科书”。个子不算高,但比例软萌得像棉花糖:肩窄腰细,手臂和小腿都带着点肉肉的线条,穿学院制服时,百褶裙刚好盖过膝盖,跑起来裙角扬起的弧度,像被风托着的云。有次直播试新 cos 服,她举着背带裤嘟囔:“这个码是不是太大了?” 弹幕刷满 “不!松松垮垮才最像刚从家里跑出来的小泡芙!” 她歪头看镜头,发箍上的小兔子晃了晃:“那… 就听大家的~” 结果那天的返图,评论区全是 “小泡芙的背带裤是甜妹认证标志”。
可小泡芙的魅力,远不止是 “甜”。她的 cos,总带着股 “把角色当妹妹” 的赤诚。去年她 cos《晴天糖罐》的女主小葵 —— 原著里的小葵是 “能把数学题讲成童话” 的元气转学生,小泡芙为了演活这份 “接地气的甜”,专门去小学蹲了一周:观察女生们围在一起跳皮筋时怎么笑,发作业本时怎么歪头喊 “×× 同学,你的本子!”,甚至连和同桌分享辣条时的手势都记在手机备忘录里。拍摄那天,她蹲在教室后排,举着小葵的错题本冲镜头眨眼:“这道题我讲第三遍啦,再不会的话… 要请我吃冰淇淋哦~” 弹幕瞬间被 “小葵本葵”“小泡芙把校园剧演成了纪录片” 刷屏,连原著作者都转发评论:“如果小葵有实体,大概就是小泡芙这样的眼睛,这样的笑。”
要说她最出圈的作品,还得是那套《棉花糖奇遇记》的 “烘焙小师”。原著里的角色是 “凌晨五点给邻居送热面包” 的温暖女孩,小泡芙为了还原这份 “烟火气的甜”,真的去面包房当学徒了半个月:学怎么揉面才不粘手,记熟每种面包的发酵时间,甚至会在客人皱眉时问 “要撒点糖霜吗?”。拍摄当天,她系着奶牛围裙站在烤箱前,举着刚出炉的可颂说 “小心烫”,发梢还沾着面粉凝成的小白点 —— 有张动图特别绝:她弯腰给小朋友递小熊面包,发箍上的小猫发卡歪了,却笑着说 “不好意思呀,小猫发卡也想吃面包啦”,这条视频直接冲上抖音热榜,评论区全是 “小泡芙的甜是有温度的”“想每天去她的面包房当第一个客人”。
每次看小泡芙的 cos,总觉得她不是在 “扮演”,而是在 “分享”—— 分享她对角色的喜欢,分享她藏在细节里的用心,也分享她像小太阳一样的元气。她会在超话里回每个粉丝的自拍,夸 “妹妹的发夹和小泡芙的好像!”;直播时会认真听大家的烦恼,说 “别难过,小泡芙给你留了最后一个草莓蛋糕~”;甚至会把粉丝画的 Q 版小像贴在化妆镜上,拍照时故意露出来。她说:“我的 cos 是糖,大家的喜欢是糖纸,要包在一起才最甜。”